花信热中盘点及秋季种植计划
2023/1/6 来源:不详
原创菠萝是个硬猫獾声
经过几年的选择,主花园以灌木为主的植物生长状态都还不错。
今年是苦夏,连续40度高温。幸好主花园和坪庭以乔木和灌木为主,度夏并不困难,也没有呈现明显的疲态。午后大风阵雨时,树木婆娑摇曳,甚至还有浓荫清凉的感觉。
宿根花园的情况就要糟糕得多。乔灌木也都没事,担心新种的紫珠、山梅花和丁香扎根未深,现在看来长得也挺好。惨的是底层的宿根植物。喜欢冷凉气候和较多水分的植物或死亡或休眠,地面空了一大块。
去年夏天的高温集中在北方,上海总体多雨凉爽,对环境要求较高的铁筷子几乎全部顺利度夏。今年从梅雨开始干旱至今(最近倒是午后常有强对流天气,可惜晚了),高温残酷不停,铁筷子一棵接一棵死去,只剩三棵尚存。
铁筷子几乎全军覆没
老鹳草在所有的园艺书和别人的经验里都是好种的植物,但在这里顽固地表现出度夏困难。不甘心,年复一年地更换位置种植。今年的情况是死虽未死,稀稀拉拉。可能它对日照、水分多寡的容忍度很高,可就是怕热。
杂交银莲花是抗性和适应性皆极强的林下植物。去年在超级暴雨天有过一夜窒息,地上部分全部枯萎的情况。它的根系发达,很快就从中心冒出芽点。养杂交银莲花很多年,还没碰到过能够完全杀死它们的情况。今年就很难说了,一片数棵的地上部分几乎消失殆尽,最大的一棵植株中心有新芽,可以放心还活着。另外的就不好说了。原来它也扛不住连续高温,命门在此。
杂交银莲花
假升麻、紫斑风铃草、萱草、唐松草看不出死活。插了标签,看天凉会不会吐芽。
以为死了,其实还活着的有落新妇和几种蓼属植物。清理掉枯叶之后,看到拳曲的新芽,失而复得比得到更快乐。
有些宿根植物真是强悍。花叶玉竹长得纤细优雅,没想到丝毫未受损。毕竟是百合科的植物,拥有顽强的生命力。
花叶玉竹
淫羊藿也长得好,只要种植在没有直射阳光的树下,生长节奏就不会被打乱,还在不断冒出新叶。早春刚开始禁闭生涯时,在小区灌木丛里发生几丛野生的淫羊藿。如获至宝,回家拿铲子挖了一丛回家,种在金银花架下。夏天熬到现在,它还活着,叶子比园艺种的硬,锯齿状的叶缘能割破手。那么热,还有翠绿的新叶在生长。是难得的叶形既细腻,整体形态又坚挺有型的植物。
地生兰白芨也厉害。兰科植物并不脆弱,只要把它种在合适的位置,挡住直射阳光,土壤疏松且富含腐殖质,就能面不改色地熬过高温。
白芨
各种鼠尾草都很好,是少有的这种季节还在持续开花的植物。花后拦腰砍断,很快进入下一波花期。严寒蛰伏,三季盛开,逐渐占据更多地面,是值得信赖的花园素材。
蕨类的表现各异。鳞毛蕨属最好,哪怕暴露在全日照中,还是盆栽,亦无恙。林下的更翠绿。种了几年的贯众蕨很好,去年秋天刚种的地上部分枯萎,或是根系还没扎牢。脆弱的日本画蕨半残,但是没死透,还有希望。中大型蕨类狗脊蕨像史前怪物,叶片宽大而一如既往地闪烁金属光泽。
秋天又有很多事要做。
1)金毛狗脊蕨移栽到林下区靠墙位置,此处移栽山梅花。
2)铁筷子区域改种:鼠刺(1)、芳香万寿菊(1)、紫菀(1)、鼠尾草(2)、山桃草(2)
3)绣球区全部替换成:山茶(2)、铁筷子(2)、白芨(3)、玉竹(3)、淫羊藿(2)
气候变了,植物的种类也只能跟着改变。
绣球的需水量太大,虽然大部分还活着,也要淘汰。就算种在红梅和枫树底下,常常透彻地浇水,还是越来越萎靡,叶子中下部叶子全部脱光,每天黄昏惨不忍睹。
虽然希望尽可能地尝试更多植物,了解它们的脾性和美感,但是气候越来越糟糕,只能换掉不适合的植物。
这几年经历过极冷的冬天和极热的夏天,遇到过降水量非常少的情况,上海的气候和从前已大不相似。
选择的植物,需要适应-10——40的温差,比较耐旱,不需要夏天频繁浇水,亦能耐水湿。
表面上看,可以选择的植物范围在缩减。但也不一定,国外育种家也在根据气候变化培育适应性更强的品种。每年RHS得奖品种如果引进国内,都值得试一试,也许能在花园里长久生长。
从自然主义种植的角度来说,一座有年头的花园,最后能定居下来的植物种类一定比最初大幅减少。皮特奥多夫(PietOudolf)一些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地块,到年左右植物品种大约减少了一半。这很正常,只有适应性和竞争性都强的植物,在高密度的种植中才能留下来,抵制住别种植物的扩张和自播,站稳脚跟。
宿根花园初夏的状态,现已残破。
所以我喜欢在花园里种植乔灌木和长命宿根植物。它们活得够久,可以慢慢地演变成一个比较稳定的生态。这个生态会淘汰掉孱弱的物种,剩下的强者彼此互相扶持(所以种植密度要高,不容易倒伏),不需要浇太多水,施予过多保护,就能在寒冬和酷暑中活下来。
这样的花园一定不会难看。因为它诞生于园丁的审美,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前几天一个朋友问我:“英国的花园都是自然主义的吗?自然主义花园是什么?”当时的回答只是梳理了英式花园的大致演变轨迹。昨晚又在翻《荒野之美—自然主义种植》,看到阐释:“……英式乡村花园风格则是村舍花园的理想化。玛格丽菲舍(MargeryFish,-)是当时最伟大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在推广“用植被完全覆盖土壤并允许植物播种和自播繁衍”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影响。”
把这段话发给朋友之后,他又问:“这里的理想化是正面肯定还是略有否定?”
这个问题就很有意思了,我觉得是中性的。花园本来就是人造的产物,天堂也被塑造成花园的样子。花园是人向自然借一块地(在国内是向政府,好贵!),向有限的生命借一段时间,用来不为口腹之欲,仅仅为了美而耕种。
花园都是理想化的,都符合主人/园丁对美的理想和向往。追求到极致,亦都会包含哲学意味(想想日本花园的演变过程)。
自然主义种植则要求人退后一步,松开手,让自然做更多的打算。尊重植物的选择,它们觉得哪里适合落脚,就让它们落脚在那里。如果某种植物迅速扩张或大量播种,就控制到自己觉得合适,它也不会变成绝对优势物种的程度。
屡种不活的植物就放弃,把机会留给强者去竞争。旗鼓相当的竞争,才是良性竞争。落叶树、常绿树、针叶树的小树苗密植在一起,据说15-20年就能成林,生长速度远超树木间距离较远的树林,就是这个道理。强者在一起,能够较快地建立生态平衡,吸引来更多的生物在这里栖息,丰富生态链,从而减少药物的使用和人工干预。
但是有一条底线,就是无论怎么自然主义,花园始终是花园。是花园,就不能破坏自己的审美。人要觉得一个花园是美的,待在里面舒适,不会觉得过度荒凉或压抑,才能被它吸引到每天光顾,心甘情愿地付出汗水。
所以,园丁并不是花园的主人。这是花园和园丁双向选择/驯服的过程。你选择造一个花园,花园选择你来帮助它淘汰弱者,维持平衡。
对园丁来说,花园不是逃避之所,而是流汗之地。理解自然是怎么“做事”的,多少会帮到你更好地生活。
原标题:《花信|热中盘点及秋季种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