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聚力打造一批国有示范林场下

2023/1/3 来源:不详

七星关区拱拢坪国有林场,护林员骑着摩托车在林区巡逻。韩贤普摄

七星关区拱拢坪国有林场 系统谋划科学发展

毕节市七星关区拱拢坪国有林场林区面积达5.05万亩,先后获得“贵州省全省抗旱救灾和森林防火工作一等功”“全国十佳林场”“中国森林氧吧”“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森林康养林场”等称号。   规划上下功夫,编制出台了《毕节市七星关区拱拢坪国有林场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毕节市七星关区拱拢坪国有林场新型森林经营方案》,以有效提高森林质量,增强生态系统功能。在营林造林上下功夫,林场主动争取项目资金,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目前已营造和培育檫木、元宝枫等工业原料林、乡土树种亩;实施长江防护林工程项目第三期,种植了滇楸等树种.6亩。在森林经营上下功夫,坚持抚育并重、保育结合,林场改革以来,实施森林抚育.3亩、林相改造亩、清理枯死林木及病虫害林木.5亩。     强化资源利用,林场通过“党支部+公司+农户”的组织方式,建立按劳分配、股权清晰、民主管理的林下产业发展新模式。积极招商引资,吸引中药材公司、种植大户和致富能人发展林下经济,开展林下经济种植技术培训,辐射带动林场周边群众发展林下种植。建设了贵州石斛发展近野生栽培试验基地,种植林下近野生天麻亩、白芨亩、重楼亩、黄精亩、方竹亩、食用菌亩,带动周边群众每年户均增收3万元。同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先后投资1.83亿元建设游客度假中心、游客服务大厅等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生态旅游目的地。

江口县国有林场,森林面积6.3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8.8%。王勇江摄

江口县国有林场 技术先行保护资源

江口县国有林场管护林地面积6.34万亩,森林覆盖率98.8%,森林蓄积量58万立方米。为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林场与省林科院合作建设了林区森林资源监测点12个,通过地面调查、遥感技术检测、问题整改及建模技术相结合等手段,对林区森林资源保护利用状况进行监测和管理,包括森林资源规模和质量监测、森林扰动监测、古树名木监测。   此外,林场成立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对森林防火、森林抚育、造林施工等开展检查工作,林区保持了10年森林火灾“零”火警。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从源头上做好防控,通过严格管理护林员、加强林区巡查排查等举措,实现了“十三五”期间无安全事故和林业有害生物病虫害发生。   强化资源保护和培育,林场建设了省级保障性苗圃,在太平镇寨抱村凯纳坪苗圃地培育当地乡土珍稀树种,目前已培育梵净山桢楠万株、银杏10万株、梵净山任豆10万株、梵净山珙桐2万株、大叶栲2万株、杉木良种80万株。同时,完成了梵净山珍稀植物种质资源收集圃项目,收集梵净山本地乡土树种、珍稀树种共计50种。   在国储林项目建设上,创新推出“三个三”机制,即统筹政府、企业、群众三方力量,采取点面结合、改育同步、管营一体三种建设方式,发挥为国家储林、为大地增绿、为百姓增收三重效益,目前已获批国家储备林建设面积42.52万亩,江口成为全省规模最大、融资最多、推进最快的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县。

黎平县国有东风林场 良种培育走在前列

一直以来,黎平县国有东风林场强化林木良种繁育、种质资源收集、种苗生产工作,被授予“全国林木良种基地先进单位”“全国林木种苗先进单位”“全省良种基地先进单位”等称号。年,林场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黎平县东风林场国家杉木良种基地”挂牌,基地总面积亩,共收集保存了南方八省区个无性系杉木种源,收集了贵州、湖南、广西等九省区的个油茶种源。   林场已建成的杉木种子园和各类园区,每年可生产杉木良种公斤以上、鹅掌楸种子公斤以上、其他珍稀乡土树木种子公斤以上;每年可生产杉木良种穗条10万株以上;每年可生产杉木、鹅掌楸、楠木、罗汉松、茶花、花榈木等多种珍贵树种优良苗木多万株。林场培育的杉木良种、穗条、苗木在贵州、福建、湖南、广西、浙江等省内外推广使用,极大地提高了育苗质量、林地生产力。   在此基础上,林场积极申请国家林木良种基地、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等项目资金加大森林公园建设力度,目前已建成游客服务中心,建设了种子园、种质资源收集区、科普园、盆景园、珍稀树种园、森林纪念园、观景塔、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等各类园区和温室大棚、固定苗圃示范园等。建设了森林康养林亩,建成森林旅游休闲步道20.5公里,安装了森林康养健身器材,森林公园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带动了林区旅游和经济快速发展。

锦屏县国有林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图为杉木林中培育铁皮石斛、林下种植淫羊藿的复合发展模式。朱守剑摄

锦屏县国有林场 五林经济助力振兴

近年来,锦屏县国有林场不断深化改革,积极实施“造林、管林、护林、用林”行动,推动国有林场发展模式转变。   专业化造好林。林场完成迹地更新造林60亩、新增珍稀植物园余亩,开展林区道路绿化3公里,营造防火林带43.2亩。同时强化幼林抚育,每年分上下半年按期对新造幼林进行抚育和补植,提升造林成活率和森林质量。   精细化管好林。建立场长负责制、职工划片包干、山头地块落实到人的“三级管护体系”包保责任制,通过整合各方管护力量,以工区为网格,划定全覆盖、网络化的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区,实现“山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目标。同时,坚决打击非法征(占)用国有林地的行为。   常态化护好林。林场6个工区建有防火隔离带65公里,每年两次对防火隔离带进行维护;建有集灌溉消防一体的消防池12个,容积立方米;建有护林路30公里、瞭望塔1座,安装森防视频监控1个,为有效预防森林火灾和病虫害打下了坚实基础。   规范化用好林。林场创新探索林上养蜂、林中种石斛、林下养鹅、林内发展森林康养休闲旅游、林外实施林产品加工的“五林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已建成石斛种植产业园2个,种植面积达0余亩,建有石斛驯化育苗场1个;建有柑橘示范基地亩,实施低产山核桃高枝嫁接改造亩。实现了生态利好、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多方共赢。

独山县国有林场 调整结构强化经营

独山县国有林场建场60年来,共完成28万余亩造林绿化,让曾经的“无木之地”变成郁郁葱葱的森林。   为确保资源生态的安全,实现资源永续利用,林场在资源整合上下功夫,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在深挖林地潜力上做文章,先后建成了浪角落和白腊坡两个优质经果林基地,定植品种优良的杨梅、枇杷、板栗和梨等经济林苗木20余万株,职工通过承包经营年均增收1.8万元以上。年以来,独山县国有林场通过资源整合,实施贵州紫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工程,公园开发建成省级度假示范区、会议中心、健身馆、游泳池、溶洞餐厅、林下茶室、森林网球场等服务设施和景观景点60余处,具备较好服务接待能力,成为贵州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林场以贵州大学和省林科院为科技支撑,先后注册资金1.58亿元,成立了独山县国有林场花木苗圃、贵州紫林山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贵州众林源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和贵州紫林山林业生态投资有限公司,通过产业发展,加快了国有林场的改革转型发展。目前,发展了以桂花、香樟、红豆杉、樱花、树状月季、茶花、紫薇等数十种精品园林绿化和花卉苗木基地余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河鹿饲养场亩,优质茶叶基地2亩,优质油桐基地亩,林下仿野生铁皮石斛种植基地余亩,林下养蜂余箱,林下魔芋余亩,林下黄精种植基地50亩,林场产业收入不断提升。

三都水族自治县国有林场 守护青山换来金山

三都水族自治县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27.77万亩,主要树种为杉木、马尾松、楠竹、麻竹、软阔、硬阔等,森林覆盖率达93.71%,森林蓄积量达万立方米。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严格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提升森林资源质量,林场通过全面实行林长制,统筹推进“林长制+工区网格化管理体系”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森林资源保护数据化、管理网格化、治理网络化、巡护全域化,为保护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提供制度保障。同时,林场还实行网格化管理,将27.77万亩林区划分为8个大网格和个小网格,每个网格落实到人,做到“山有人巡、树有人管、林有人护”。   为改变单一的经营模式,林场多渠道、多方位、多措施实施改革转型。一是调整林分结构,实施营造楠竹、麻竹、伯乐树、桉树等各类树种造林共计.8亩。二是开发旅游项目,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建成龙塘溪景区、三角塘景区、观音溪景区、水上娱乐区、水族风情园、休闲度假区、观光花果园、生态保护区八大景区。三是开展多种经营,开办三都拉揽林场竹制品加工厂、木材深加工厂和纯净水厂,打造了“晨之露”“水乡露”“林海泉”等纯净水品牌。四是发展林下经济,年自主实施黄精、灵芝种植项目,打造林下种植中药材示范项目,种植黄精30亩、灵芝10亩,带动2个村级合作社发展。

黔西南州普晴国有林场内林下菌药种植基地。

黔西南州普晴国有林场 多种经营产业兴旺

黔西南州普晴国有林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多种经营模式,实现以绿兴农,以绿富民目标。   全力培育森林资源。10年间完成了0亩工业原料林、0亩茶园、亩经果林、亩苗木花卉基地的建设目标,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改培造林亩,完成中幼林抚育5万亩,使林区面积从2.2万亩增加到2.9万亩,森林蓄积从17万立方米增加到21.4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从67%增加到85.79%。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充分用好森林资源优势,“十三五”期间,林场先后与13家企业和个人签订了合作协议,实施林下经济1.05万亩,其中:食用菌类亩、中药材类亩、经果林0亩、茶叶0亩、西瓜及薏仁米亩。共解决19万人次用工,支付劳务费万元,帮助林农、易地扶贫搬迁户等就业增收。   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截至今年8月,林场的森林公园景区已完成步道建设4.43公里;完成10千伏变电站1座、伏输电线路5公里;安装监控摄像头、火险报警器、安全警示灯等50个;完成游客接待中心和停车场升级改造平方米;建设森林木屋20座、生态厕所22座、健康管理中心平方米,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在此基础上,林场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通过造就一批善于创新经营,管理服务能力强的生态旅游专业人才,探索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建立良性互动、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运行机制,推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兴义市周壁国有林场 城市花园风光无限

兴义市周壁国有林场管理面积.95亩。近年来,林场紧紧围绕大生态、大健康建设,全面提质培育优改造,把周壁国有林场建设成为兴义市的“后花园”。   年,林场实施巩固提升建设项目,建设康养步道米,种植珍贵树种红豆杉余株,种草亩。   在花卉苗木、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产业发展方面。培育三角梅花卉1万株、香樟树10万株、南酸枣20万株、红豆杉苗1万株,积极发展林下经济产业。   在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方面。加强组织领导,准备防火工具,实行联防联控。成立森林防火工作领导小组和扑火队,在林场林区设置森林防火宣传设施。开展宣传教育,推进森林防火“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商店、进企业(基地)”,开展森林防火实战演练。积极推进“防火码”   林场实施了“一库一中心两圃二基地”项目建设。“一库”是指国家油桐种质资源库,以收集保存全国油桐良种资源、开展育种选育为目的,为油桐产业发展夯实基础,目前建成了3年桐收集区亩、保存资源95份,千年桐收集区50亩、保存资源20份,蝴蝶果收集区20亩、保存资源3份。“一中心”是指贵州兰科植物保育中心,设立兰科植物收集保育区80亩,建成地生兰室内外收集区、附木兰室内外收集区、附石兰室内外收集区、以及专属区(兜兰属区、石斛属区、兰属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收集及栽植管护工作。“两圃”是指油茶采穗圃和板栗采穗圃,其中,油茶采穗圃收集望油1号、黔油1、2、3、4号等5个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油茶良种;板栗采穗圃收集望谟排沙板栗、兴义仓更板栗、兴义油板栗、洒雨红油板栗4个品种。“二基地”是指贵州省林业科技示范(望谟)基地和贵州省林科院育苗示范基地,贵州省林业科技示范(望谟)基地旨在通过引种试验、示范栽培及技术成果推广,实现低产低效林提质增效,为储备林建设进行树种优化选择,探索发展模式,积累发展经验,目前已完成项目实施亩;贵州省林科院育苗示范基地,以油茶良种繁育为主,现已培育27个油茶优良品质苗木,基地每年可为望谟县及周边地区提供万株合格油茶苗,促进望谟县油茶产业发展。通讯员赵恒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采丽刘蓝婴

编辑唐怒娇

编审方春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29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