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角度谈冬补
2023/12/22 来源:不详冬季进补,是中国人养生的传统习惯,民间流传着“今冬进补,明年打虎”的说法。所谓“冬补”是指在冬至、小寒、大寒、立春,这四个节气间进补。可以选择食补或药补,在上海、江浙一带,有服用膏方进补的传统。
中医认为,冬季进补对身体有着补养和治疗的双重意义。冬季是万物蛰藏的季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处于低下状态,表现在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身上更为突出。进入冬季以后,人体的贮藏功能逐渐增加,能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若在此时进补,则可萌发元气,蓄精养锐,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特别对那些手术后、劳累过度、大病初愈、年老体虚者,通过冬季进补,有助于恢复体力尽早康复。
但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具体应该怎样补?需要补什么?这就要区别对待,各补所需。如果不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盲目的无虚滥补,会导致体内阴阳失调,扰乱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中医的进补原则是“虚者补之”,虚证一般情况下,主要反映在气虚、血虚、阳虚、阴虚四个方面。
一、气虚:指人体的机能不足,元气虚弱。表现为:头晕、气短、动则出汗、语气低微、倦怠乏力等。气虚可导致崩漏、子宫下垂、脱肛、便血等慢性出血证。气虚者可选择一些补中益气的食物或中药。补气的食物有:牛肉、狗肉、鸡肉、兔肉、鹌鹑、番薯、南瓜、胡萝卜、马铃薯、大枣、葡萄、樱桃、豆腐、豆浆等食物。补气的中药有:人参、黄芪、山药、紫河车、白术、甘草等。
二、血虚:指体内阴血亏损的病理现象。可由失血过多、久病阴血虚耗或脾胃功能失常所致。表现为:面色萎黄.眩晕.心悸.失眠等。中医认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血虚均伴不同程度的气虚症状,故在补血时不宜单用血药,而应适当配伍补气药,以达到益气生血之效。平时常吃补血养血的食物,如菠菜、花生、莲藕、黑木耳、鸡肉、猪肉、羊肉、海参等。水果可选用桑椹、葡萄、红枣、桂圆等。补血的中成药有:八珍丸、人参养荣丸、归脾汤、十全大补膏、河车大造丸等。中草药有:桑寄生、牛膝、益母草、红花、丹参、生地黄、人参等。
三、阳虚:指阳气虚衰的病理现象。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表现为:畏寒肢冷.面色苔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等。我们平时食用的补阳食物有:核桃仁、枸杞菜、香椿、蚕蛹、鸽肉、狗肉、火腿、鸡肉、鹿肉、鹿筋、驴肉、马肉、羊肉、草菇、猴头菇、大葱、海参、虾类等。补阳中草药有:肉苁蓉、冬虫夏草、补骨脂、鹿茸、蛤蚧、淫羊藿等。
四、阴虚: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因精血和津液都属阴,故称阴虚,多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的患者。表现为:手足心热、午后潮热、失眠、多梦、盗汗、健忘、消瘦等。阴虚能使人过早进入更年期。治疗阴虚应以滋阴潜阳为主。其食物有:芝麻、糯米、绿豆、藕、马兰头、大白菜、黑木耳、银耳、豆腐、西瓜、乌贼、甲鱼、海参、鲍鱼、螃蟹、牛奶、海蜇、鸭肉、猪皮等。中草药有:十全大补丸、人参养荣丸、人参滋补片等。中草药有:百合、天冬、麦冬、合欢、褚实子、侧柏叶、茺蔚子、熟地黄、菟丝子、附子、牛膝、白蒺藜等。